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年少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的一首词中有 ldquo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rdquo 不知道这两句到底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
2、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3、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
4、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5、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6、原文如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7、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8、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0、译文如下: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11、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12、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13、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扩展资料: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
14、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15、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16、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17、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18、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
19、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
20、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21、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
22、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2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本人有不同观点,作者作词多用典故,但非他一人偏好,后世学者皆如此也,“爱上层楼”应该理解为追求”更上一层楼“之意。
24、仅仅理解为登上高楼去填词,从物理形态上看,是符合逻辑,解释得通的,但从意识形态来看,就显得作者太过于形式主义了吧。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