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教学设计)

夏侯胜菲
导读 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教学设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教学设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课本第69—70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周长,这节课咱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去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二 探索新知:

  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出示龟兔赛跑图,让学生比较乌龟和小兔谁跑的远,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定义。

  2.教学69页例题的第1小题。

  出示例题。

  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1)自主探究算法。

  让学生针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同学们的讨论情况,从中发现典型的算法。

  (2)展示算法多样化。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一: 5+3+5+3=16(米)

  方法二: 5×2+3×2=16(米)

  方法三: (5+3)×2=16(米)

  (3)比较选择

  然后让学生比较得出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即时练:口答下列长方形的周长。

  2厘米

  3 厘 米

  1厘米

  3. 教学69页例题的第2小题。

  出示例题。

  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3 厘 米

  (1)自主探究算法。

  让学生针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同学们的讨论情况,从中发现典型的算法。

  (2)展示算法多样化。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一:3+3+3+3=12(米)

  方法二: 3×2+3×2=12(米)

  方法三:3×4=12(米)

  (3)比较选择

  然后让学生比较得出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即时连:口答下列正方形的周长:

  5厘米

  三 基础练习:

  1. 小鸟回家

  2. 解决身边的事情:

  二完小的操场是长方形的,长120米,宽80米,请你帮忙算一算,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 这道题可难哦:

  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你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吗?

  四 提高练习:

  1.做下面围墙要用多长的篱笆?

  2.

  比较乌龟和小兔子谁跑的路程远:

  3.我能行:

  在一个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剪下来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五 问题讨论:

  有一根32厘米长的铁丝。

  (1)能把它折成一个正方形吗?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用它能折成一个长方形吗?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篇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地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正方形。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抢答老师逐张出示的图形是不是四边形,教师将四边形张贴在黑板上。

  2.说说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3.在这些四边形中,还有些图形比较特殊,请看(将长方形、正方形独立出来),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4.联系实际,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

  5.质疑揭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四边形,它们很特殊,有自己独特的名字,那它们的边和角是不是也藏着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从边和角上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猜想。

  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 在小组里说一说。

  2.验证。

  (1)刚才同学们对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想办法来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具有这些特征。

  (2)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①用直尺量一量或动手折一折、比一比,你能发现哪些边的长度相等? ②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3.小组汇报介绍验证方法。

  (1)汇报长方形的特征。

  预设:

  ①量一量。

  学生演示并介绍,从中看出上下边长度相等,左右边长度相等。

  教师介绍“对边”的概念。

  教师:通过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不同边,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板书:量)

  ②折一折。

  学生演示并介绍,折的时候两条边重合了,说明对边相等。

  教师:没有借助工具,只用折纸同样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折) ③比一比。

  a.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和长方形的四个角比,长方形上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完全重合,说明都是直角。(板书:比)

  b.对折再对折。

  指出:通过这样的对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成了一个角,只要测量一次即可。 小结:请同学们举起手中的长方形,互相看一看,你们的长方形一样吗?(颜色、大小都不相同)虽然长方形的颜色大小不同,但是不是验证后都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征?那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长方形,它的边和角都有这样的特征。

  (2)汇报正方形的特征。

  预设:

  ①量一量。

  展示作品,发现每条边都相等。(板书:每条边都相等)

  ②折一折。

  a.对折发现对边相等。

  追问:这样折,说明正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但能说明每条边都相等吗? b.先对折成三角形再对折,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折合到一起。

  教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把四条边都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先对折成三角形再对折,这四条边怎么样了?说明了什么? 请学他的样子一起动手折一折。

  ③比一比。

  学生用三角尺比后发现: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小结:刚才我们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验证了正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征?

  4.教师介绍“对边、长、宽、边长”等各部分名称,并让学生指一指数学书的封面哪条边是长?哪条边是宽?在自己的正方形纸上标出边长。

  5.比较。

  (1)我们已经发现并且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同桌互说后汇报。

  篇三: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1、学科:数学

  2、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准备相同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卡片。

  教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两个例题:例1,例2和做一做的题。例1是求长方形卡片的周长,例2是求正方形卡片的周长,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两条彩带。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先量出边的长度,观察边的长度,发现边长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整节课围绕两张卡片需要彩带长短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教学过程:

  一 ` 激趣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新知识吗?

  谁能说一说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再过几天,国庆节要到了,老师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长方行的,一张是正方行的,想在节日里把它送给我的两位好朋友,但又觉得卡片不够漂亮,于是我就想给这两张卡片的一周都镶上彩带(用手演示指一周)。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一些?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短一些?(生自由猜)

  师:看来,同学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其实,我们要比较“两张卡片需要的彩带的长短”,就是要比较“两张卡片的一周的长” (用手演示指一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吧!(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 实践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长方行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1,组织活动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用先量后算的方法,先来计算这张长方行卡片的周长吧!

  给每名学生都准备长方行的卡片,请学生用学生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给学生准备的长方形卡片和老师的是一样规格的)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组织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长方形的周长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生1:我先量出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然后用6+6+4+4算出周长是20厘米。

  6+6+4+4=20(厘米)

  生2:我量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也是6厘米和4厘米。我用6×2算出两个长边的长度,然后用4×2算出两个宽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12+8,也等于20厘米。

  6×2+4×2=20(厘米)

  生3:我先算出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就是6+4=10厘米,因为另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和这一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也就是10×2=20厘米。

  (6+4)×2=20(厘米)

  (3)`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这张长方行卡片的周长,真了不起!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长方形周长=(长+宽)×2

  2` 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2,组织活动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生:动手量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组织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结合汇报,演示课件。

  生1:我可以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8+8+8+8.。

  8+8+8+8=32(厘米)

  生2:因为正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就是8×4.

  8×4=32(厘米)

  (3)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3比较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两张卡片的周长了。现在,谁能说说哪张卡片所需的彩带的长度更长些?

  生:正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些。

  师演示用彩带围卡片,从直观上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所需彩带的长短。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很多,归纳观察这些方法,我们发现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了。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

  三、 巩固知识,综合运用。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这是我的一块手帕,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3`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长方形长4分米,宽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

  (2)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

  4` 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

  (1)计算一个长方形周长。

  (2)计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

  (3)计算拼成的正行的周长。

  四` 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谈一谈?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