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重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护士护理语言行为方式
1.命令式:护士以上级的语言要求患者服从自己,不让病人有任何怀疑与异议。
2.训斥式:患者与陪护人员做的稍有违背护士意志时,便以训斥式的语言对待之。
3.冷漠式:对病人缺乏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表情冷漠,使患者处于拘谨状态。
4.含糊式:对病人询问闪烁其辞,如“我不清楚,你问医生去”或者“做有危险,不做也有危险,你自己看着办吧。”这种态度会增加病人思想负担,甚至贻误治疗良机。
5.随便式:护士在与病人及家属交谈过程中不注意保密,影响病人情绪和信心,有的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
6.讽刺式:由于病人职业、地位、学历和民族的差异,在诊治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文化修养不高护士的挖苦、讽刺和嘲笑,伤害病人自尊心。
应提倡和发扬的语言方式:
1.亲切问候式:对病人满腔热情,以亲切的问候做开场白,主动介绍情况,消除病人疑虑,缩小护患感情差距。
2.解释说明式:对病人及家属的询问,护士要耐心细致,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满足病人的学习需要。
3.关心体贴式:主动关心患者,问寒问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交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耐心开导式:对心理负担大,不治之症,疑难重症的病人,护士要洞悉其症结所在医学|教育网整理,安慰病人,说明采取各种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新的医学动向能够带来的希望,使其情绪稳定,以利治疗。
5.准确合理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诊断、检查、治疗及预后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更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作出符合实际的决定和合情合理的说明。
总之,语言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也是一种护理的手段,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应用语言艺术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用美好的语言辅助技术护理,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得到全面康复。
气压止血带护理:
为了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使用时应注意:
1.使用前检查气袋、显示表是否完好。
2.使用部位要正确,上止血带前在皮肤表面垫一个薄棉垫,宽度超过止血带的两侧各1~2厘米,止血带扎好后外层用绷带固定。
3.压力范围:一般上肢200mmHg,下肢为400mmHg.
4.充气后记录时间,时限为1小时,间歇5~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每15~30分钟应检查压力指数并及时提醒术者。
5.应选择大小适当的气压止血带。
6.勿让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积聚在止血带下方,以免引起皮肤刺激症状或灼伤。
7.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手术时不宜使用止血带
护患矛盾原因与对策:
因服务态度引发护患矛盾: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行业医德医风的加强,因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的护患纠纷已明显减少。但仍有部分护士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致病人误解而引发矛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态度和蔼,说话语气和缓,方式因人而宜;要学会察颜观色,对病人不清楚的问题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解释;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都要心中有数,能准确回答病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自己确实不明白时,应向病人讲明,待了解清楚后再告知病人;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调换床位、更换输液部位等尽可能满足;护士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着想,处处理解、关心病人。
因费用问题引发矛盾:这类问题目前相对较多。当医生或护士向病人催款时易引发矛盾。病人入院后,医生和护士要向病人详细说明医疗的大概费用,让病人心中有数;转账时,护士要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执行,不乱收费;当病人对费用产生疑问时,护士要耐心解释,必要时询问有关科室,直到病人或家属清楚为止。
因晨间护理而引发矛盾:晨间护理是护士每天要做的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也容易引发矛盾,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夜间睡眠不好的病人都是引发矛盾的对象。进行晨间护理时,护士将病人床单位整理舒适平整,同时应关切询问病人的睡眠、饮食及病情恢复情况,如需要也可另选时间为病人进行晨间护理,使病人感到护士的体贴、关心。
因实习生单独操作而引发矛盾:有些护士工作不负责任,让实习生单独为病人进行操作,因操作失败使病人不满意而引发矛盾。对此问题,带教老师要跟随实习生进行每一项操作,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实习生胆量,提高操作成功率,也会增加病人对实习生的信任。一旦操作失败,老师要向病人道歉,并亲自完成操作。
因护士人员少而引发矛盾:临床上普遍存在护士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当科室比较忙,同时几个病人需要更换液体或做其他处置,而护士不能按时赶到而引发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护士长要统筹安排科室工作,适时增减值班人员的数量。
因输液滴数和瓶数不准确而引发矛盾:我院要求护士把病人输液的总量、药名、剂量都书写在输液卡片上,每次更换液体时签名。但仍有护士更换液体后不签名或当天医嘱更改后未告知病人,也没有把输液卡片上的治疗改正过来,或填写输液卡片不认真,致点滴速度不准确而引发矛盾。因此护士在操作前、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次更换液体都要详细记录在输液卡片上并同时签名,并随时查看病人输液部位是否渗液、有无肿胀、点滴是否通畅,询问病人有无不适等。
因再次置入管道而引发矛盾:疾病治疗中常放置各种管道,当病人自感不适易自行拔出,而病情需要再次置入时而引发矛盾。护士要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各种管道的作用、不慎拔出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及再次置入为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病人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士应每天查看管道是否通畅、扭曲,及时更换管道口的敷料、胶布,病人感觉不适时及时调整管道的位置,准确记录出入量。
因伤口敷料更换不及时而引发矛盾:因医师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未及时为病人更换伤口敷料,病人认为是护士未向医生反映而对护士不满意。遇到这种情况,护士应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婉转向医生反馈病人的意见,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对诊断治疗不满意而引发矛盾:当某些疾病诊断不清楚、刀口愈合不良、晚期癌症治疗效果不满意时,病人或家属往往存在不满情绪,当护士话语不当或操作失败就成为病人或家属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遇到这种情况,护士要及时向护士长反映,提醒所有的护士注意,更加严格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当病人指责护理工作时,不必做过多解释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因其他问题引发矛盾:病房、走廊、厕所的照明灯不亮、下水道不通、贵重物品丢失、病房环境嘈杂都可能引发矛盾。护士长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使护士拥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能得心应手。
怎样疏导护理末期病人感受:
大部分患者,当知道自己患上癌症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这些情绪或感受是人们面对危机时心里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若病人及其家人得到应有的支持和疏导,面对这一切便会比较不太困难了。
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感受不但可以帮助自己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思想,而且也让别人明白自己。病人可能会发觉向专业辅导或有同样经验的人诉说自己的'感受会有很大的帮助。有些人对于不能处理的情绪会有一种挫败感。实际上,当病人能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对方又明白他时,他便会感到极大的支持。
假如病人与家人对自己的病症和治疗方法有较深的了解,他们会较易去面对现实,因为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是,必须确定资料的来源是可靠的,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及误解。
可以进行切合实际和积极的工作。若发觉自己不能继续以往的工作,大可为自己订立一些简单的目标以建立自信。例如:转业作义工,培养一些良好的嗜好。做事要按部就班,切勿操之过急。为自己计划一个健康和营养均衡的食谱;学习松驰自己,做适合自己体力的运动,逐步把目标实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内科护理:
潜伏期1~10日,一般为2~3日,可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普通型:
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咽痛、流涕、头痛、全身不适等,多数患者止于此期。
2.败血症期突然恶寒,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表情呆滞或烦躁不安。
此期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皮肤粘膜的瘀点瘀斑,常于起病后1~2日出现,散在分布于躯干、四肢,常最早出现在眼结膜和口腔粘膜。常于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
3.脑膜炎期在败血症期的全身中毒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脑膜刺激征阳性。
此期如治疗及时合理,可于2~5日内迅速恢复,完全恢复约需1~3周。
暴发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更急,病情凶险,如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内死亡,可分为三型。
1.败血症型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轻重不一的意识障碍。常于24小时内出现全身的广泛性瘀点瘀斑且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坏死。休克是此型的主要表现,早期面色苍白,肢端发凉,脉搏加快,血压不稳,脉压差小。晚期四肢厥冷,口唇及肢端紫绀,血压下降,皮肤花斑,而脑膜刺激征多阴性,脑脊液也多正常或轻度异常,实验室可发现DIC的证据。
2.脑膜脑炎型除高热、瘀斑外,严重颅内高压为此型的特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反复或持续性惊厥,迅速进入昏迷,椎体束征常阳性。易出现脑疝而发生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表现,病情最严重,病死率极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升高,一般在20×109/L以上,中性占8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此为诊断流脑的重要依据,早期仅压力增高而外观正常,稍后外观混浊或脓性,细胞数在1×109/L以上,以中性为主,蛋白明显增加,糖明显减少,氯化物降低,沉淀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3.细菌学检查:
确诊有赖于血液、脑脊液及皮肤瘀点中找到脑膜炎球菌。
①涂片镜检:脑脊液沉淀物涂片或皮肤瘀点用针头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涂片染色后均可获阳性结果。
②细菌培养:血及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阳性者还应确定菌群及药敏。
4.免疫学检查:
可用特异性抗体(多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的特异性多糖抗原。也可用间接血凝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如恢复期抗体效价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长有辅助诊断意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1.流行期间注意开窗通风,儿童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早发现早隔离患者(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或病后不少于7日,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日。
3.菌苗预防:我国制备的A群多糖体菌副作用小,皮下注射50微克1次,保护率达90%,但维持时间短,仅3~6个月。接种对象为流行区内6月龄至15岁的人群,多年无病例出现的地区一旦出现流行则应全民接种。
4.药物预防:利福平600mg/日,儿童10mg/kg体重/日,连用5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重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