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言能力简答题(什么是语言能力)

毛纯松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语言能力简答题,什么是语言能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概述:语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语言能力简答题,什么是语言能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概述: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二者均以语言为基础媒介,虽然书面语言可以是对口头语言的归纳总结,但是两者并无直接关系,口才不好不一定笔才也不好。

2、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3、基本信息:它是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考查的重点能力之一。

4、 外延: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考查的其他重点能力有:阅读理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策划分析能力、论证表述能力等。

5、能力要求:得体、清晰、连贯;概括、简洁、精炼;准确、贴切、犀利;生动、含蓄、明快;观点鲜明、是非清晰、褒贬明确。

6、 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7、但是,想做到以上这几点,是非常不易的,下面问渠心理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巧用图画,形象表达。

8、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

9、这些图画都具有一定的编排目的,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10、而且它们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11、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些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丰富表达的内容。

12、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时,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深刻思想内涵的认识比较模糊。

13、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交流课外资料,结合插图了解张思德的平凡事迹,并从这些平凡的事迹中体会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4、将比较深刻的道理与形象具体的图画联系在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和愿望自然会被唤起,他们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加丰富具体了。

15、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观察是细致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

16、这种看图说话训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7、.感悟重点,个性表达。

18、《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9、”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20、与文本对话,感悟语言,就是要抓住课文中重点部分和关键语句反复涵咏、体会、揣摩、品味。

21、如抓“题眼”,能感悟文章的主旨;抓中心句段、过渡句段、重点难点,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布局谋篇的技巧;抓文中比喻、拟人、反问等特殊表达形式的语句,能体会特色表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差别;抓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准确精妙;抓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能感悟句意,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刻画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及情感变化的线索,能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同时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22、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先找出重点的字、词、句,细细感悟,通过诵读悟出作者对大鲈鱼的喜爱,悟到爸爸在道德抉择面前坚决、不容争辩的严肃态度;然后我鼓励学生围绕“放”和“留”的“是”与“非”展开辩论,明白父亲对作者道德实践提出严格要求的重要意义……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对话和思辨,能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对话中体现出个性化的理解。

23、因此,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与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交流,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悟与感受,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

24、形式模仿,迁移表达。

25、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迁移点,让学生从文中悟出说写规律,从而使不拘一格、精彩纷呈的语言表达变得有章可循。

26、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借助课文中特殊的语言形式,精心为学生设计说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7、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可让学生练习用“起初……后来……接着……”“到处……到处……有的……有的……”句式练习说话,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地表达,并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

28、教学《长城》一文时,可让学生按“站在……看着……扶着……很自然地想起……”的句式练习说话,指导学生按“所见—所闻—所感”顺序连贯有序地表达。

29、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我们的训练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 从最简单的训练内容,如仿词、造句、换词、仿说句子,到稍难一些的常用句式、构段方式、仿写片段的练习,再到模仿整篇文章的结构、叙述说明的方法练习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

30、在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兴趣提高了,想象丰富了,表达能力实现了由简单的操作到复杂的模拟迁移和创造,提高了语言表现力,实现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飞跃。

31、.想象情境,拓展表达。

32、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33、”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故事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4、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中隐含着作者的灵性思维,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读说写结合点。

35、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文本,创设语言表达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思维的创新。

36、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想象拓展训练:“如果你是小彼得,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角色互换,表达自己的感受。

37、教学《凡卡》一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自己想对凡卡说些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凡卡》的故事。

38、通过这些拓展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绪能够自由飞翔,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精彩纷呈。

39、提高方法:(1)多听,是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多听别人的说话方式,从中学习其好的说话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为多说做准备。

40、由于国考申论的特殊性,所以听的时候一方面学习好的说话技巧,另一方面听的时候要有侧重点。

41、例如听新闻联播,学习其对时事的报导性、概括性、新闻性的语言。

42、 (2)多读,是多读好书,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从书中汲取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知识会增加语言的素材,增加一个人的气质涵养,而多读也是为多写做准备。

43、而读的时候也和听的时候一样,一方面增加素材,另一方面读的时候要有侧重点。

44、可多读人民日报的社论,学习其对事物评价、分析的表述方法和语言。

45、 (3)多说,并不是逮什么说什么,乱说一气,而是有准备、有计划、有条理地去说,或者是介绍,或者是演讲,要说得好、说得精彩,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而这一准备过程和实际说的过程,也就是在练习语言表达的过程。

46、 (4)多写,平日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把日常的观察、心得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定期进行思维加工和整理,日积月累提高写作技巧,在平时的写作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同时养成整洁的好习惯,在申论考场上不会因格式、字谜、标点或卷面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47、易误分析:(1)语不合体 语不合体就是不合申论文体。

48、申论考试考查应试者阅读、理解、概括、总结、分析、策划、论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方、语言表达的能力。

49、但有些应试者在答题过程中,把概述说明题答成了叙述题;把评议分析题写成了随笔;忽略了申论考试中所设定的虚拟身份,而是以错误的身份、错误的角度答题,必然失分严重。

50、(2)词不达意 有些应试者把握好了自己的身份,或者看清楚了申论答题的要求,并且也按照要求作答,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故而说不到要害,虽然阅卷老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无法做到一言及的,一针见血。

51、(3)遣词造句能力差 有些应试者的语言表达比较弱,基本功不扎实,造句能力差,措词不当。

52、或者出现别字、错字,或者用词不当(包括词义理解、褒贬选择、俗语成语选择不当),或者出现病句(结构不全或长句出现语病),或者有歧义。

53、(4)语言啰嗦 本来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就说明白的,有些应试者却翻来覆去地说。

54、无论国考还是省考申论,都对“简洁”、“简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国考对于这一要求尤其严格。

55、所以应试者在考场上一定要注意,以免因此而不符合答题要求,失分严重。

56、(5)缺乏过渡 写文章一般都要求起承转合,承上启下。

57、虽然不会对任何地方都提出这一要求,但在转换讨论话题的时候,必然需要过渡,否则两个话题之间不够连贯,断续跳跃。

58、阅卷老师在阅读过程中无法一气呵成,自然不会给出高分。

59、(6)标点不当 标点错误是考场上常见的错误。

60、具体表现形式为:引用他人的话未加引号;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误用;省略号与其他标点符号共同使用;冒号的误用等。

61、 (7)其他问题 其他还有语言不够平易近人,不够生动形象,修辞误用等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