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仁德(什么是仁)

支保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仁德,什么是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仁"的思想可谓是孔家思想...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仁德,什么是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仁"的思想可谓是孔家思想的核心,贯穿论语始终,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弟子(叫什么不记得了)曾问孔子"何为仁", 子曰:"仁者,爱人也"。

2、所以简单来讲,仁就是爱人,真心爱人。

3、从《论语》及孔子的言行,孔子的"仁"是有丰富的内涵的,概括来说,有四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及人和意识。

4、 何为人格?人格就是指人的道德性。

5、孔家思想中对于人格的论述与认识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6、第一,人格与身份。

7、孔子认为人格是高于身份的。

8、《论语》中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的地位可谓最高,但只有事臣以礼,即尊重臣的人格才能得到臣的忠;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人格是高于一切的。

9、第二,人格­与财富。

10、在孔家思想中,人格与财富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论语·乡党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孔子的生活水平也较高。

11、论语中有,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避之,不去也。

12、可见,人格与财富并不是对立的,财富的获取不能违背仁,而需要违背仁义道德的财富,君子不屑取之。

13、第三,人­格的培养。

14、孔子认为人格非天生所得,而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15、《论语》中有描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智也,困而学之者,次也,困而不学者,斯民以为下也­",这里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其实只是一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孔子并不认为有这种人。

16、人格性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而是一种更丰富、更深层次的学­习。

17、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他一段旋律,孔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

18、于是,试弹了一下,师襄子认为弹的不错,可以继续学下一首了。

19、但孔子说,不行,我觉得­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数"(即节奏),师襄子一听,觉得这个学生真是了不起。

20、孔子又练了一段时间,这一次就弹得很好了,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节奏,真正拨动­了这首旋律的心弦。

21、师襄子也被感动,愿意继续教孔子下一首,但孔子说:不行,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主旨,就是说他要掌握作这首曲的作者的思想,真正理解曲子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的意境。

22、事实上,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没有人格上的升华是决然办不到。

23、从此例中可以看到,人格的学习不只是知识性的学习,而应该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

24、第四,人格的基础。

25、孔子认为人格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的,自我就是自觉,自愿。

26、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因而会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7、要做到,­就是严格要求自己,首先立足于自身反省自己。

28、将人格的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就会实现真正的爱人,发自真心的爱人。

29、正如我们孝顺父母,完全出自我自己的秉性,这是­一种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人格。

30、 孔子的"仁"包含的第二层面的意识是"人类意识"。

31、在当时的环境中,提出这样的意识是很伟大的。

32、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子,正是这种意识的一个体现。

33、孔子的人类意­识,突破了家族思想的局限,突破了血缘群体意识的局限,更为难得的是突破了人与我的局限。

34、如"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想法,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35、 "仁"的另一个内涵是"人为贵"意识。

36、孔子讲天地之间人为贵。

37、《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后,有人向他禀报,孔子急问"伤人乎",而不问马­。

38、可见,孔子以人为贵的思想。

39、这要当时奴隶社会条件下提出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40、例如,当时帝王死后都要有人殉葬,孔子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野蛮、不仁的做法,违背­人为贵的思想。

41、有人就说,那么用俑作为陪葬如何,孔子也很反对,认为俑仍然是造成人的样子,可见你内心是想人陪葬。

42、因此有"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43、 "仁"的另一层次内涵是"人和意识"。

44、人和其实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在孔子著作中并未对人和做详细阐释,可能"中庸"的概念是孔子晚年时代提出,并未来得及详­细解说。

45、但中庸的思想贯穿着孔子行为的始终。

46、孔子有个弟子,叫公西华要去齐国公干,他的另一弟子冉有就来跟孔子要补贴,可是孔子不太愿意给,既然提出来了,就给­了一些。

47、但冉有说太少了点,孔子又给了一点点。

48、而他的另外一个弟子原思去别处做官,也要走了,他并未向孔子要补贴,孔子却主动多次给也补贴,原思说我用不了这么­多,您别再给了,可孔子说没关系,你用不了给你的穷亲戚。

49、孔子这样解释此事,公西华很富有,出门有马车,身穿皮衣,而原思很贫穷,他需要补贴。

50、这种做法能否体现­中庸呢?其实孔子表达了一种"君子周急而不救富"的思想,这其实就是真正的中庸。

51、最高境界的中庸,正是孔子的孙子也孔思所讲的"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我­们目前所追求的和谐发展的社会。

52、你说的"不成功,便成仁"是人格之仁,就是说即使没有成功也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和人格.。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