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小发现道可道非常道出自哪里,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小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
人世间的道理需要不断修正完善。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扩展资料:道可道,非常道。
后人对这句话的诠释是存在歧义的。
在北宋以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诠释: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持此种观点的人为《老子》注家的主流。
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东汉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主要是为了体现美感。
2、道可以言说,但不是人间常俗之道。
唐代李荣把“常道“解释为“常俗之道”,认为老子之道不是常俗之道(儒家)。
3、道可以言说,但道非恒常不变之道。
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
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叫做“道经”,第一章开头曰:“道可道,非常道。
”“德”在“道经”里面,顶多出现两三次而已,此谓上篇。
下篇叫做“德经”(第三十八章到八十一章),第三十八章说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从这里开始,有较多关于“德”的论述。
既然谈“道”谈“德”,就变成《道德经》。
《道德经》的“道德”跟一般所谓的仁义道德不同,我们常说“这个人修养很好,很有道德,常常做善事”,这与《道德经》关系不大。
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老子认为“德”与“善”有点接近,这个“德”毕竟是好事,而“道”与一般常说的“道德”却毫无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可道,非常道。
本文分享到此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签: 道可道非常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