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朦胧跟蒙眬的区别,蒙眬和朦胧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解释不同:朦胧: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
2、蒙眬:眼睛欲闭又开,形容醉态或睡态。
3、模糊,不分明,被遮住,不清楚。
4、曚昽:旧时指日光不清,现在多指模糊不清。
5、2、用法不同:朦胧主要指物体样子模糊,也可用于表达的思想不太清晰,多用于文学作品,可作动词。
6、蒙眬用于形容醉态或睡态,也可指事物被遮住,看不清楚。
7、曚昽以前用于形容月光,现在多用于事物模糊不清(没有被遮挡看不清楚之意)。
8、扩展资料:朦胧【解释】: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
9、“月”字部,主要指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
10、词典里的解释①:月光不清楚,不太明亮。
11、②:不清楚,模糊。
12、文学上的朦胧有很多种意思,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是指一种美学境界上的朦胧。
13、作动词时,意思是:隐藏;遮挡。
14、【词性】:形容词、动词。
15、【近义词】:模糊,迷糊,含混等,【反义词】:清楚,清晰,透彻等,【词语搭配】:月光朦胧、景色朦胧等。
16、蒙眬解释眼睛欲闭又开。
17、形容醉态或睡态。
18、 宋苏轼《杜介送鱼》诗:“醉眼蒙眬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疎疎。
19、”《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召李白上殿,见其面尚带酒容,两眼兀自有蒙眬之意。
20、”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尸变》:“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
21、惟一客尚蒙眬。
22、”2、模糊,不分明,被遮住,不清楚。
23、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若还得了两家财物,只得蒙眬写个回文。
24、”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既而生归,则暮色蒙眬,不甚可辨。
25、”(还可用来表示月光模模糊糊)注:蒙眬不同于朦胧,朦胧形容不清楚,蒙眬形容神志不清或不分明,被遮住,不清楚。
26、曚昽解释日光不明[dim daylight]曚昽,日未明。
27、——《集韵》2、引证解释模糊不明貌。
28、“薄日曚曨秋,怨气阴云结。
29、”—— 唐 李咸用 《陇头行》“秋雾郁不开,曚曨夹溪树。
30、“——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参考资料:曚昽——百度百科 蒙眬——百度百科 朦胧——百度百科。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