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心肌梗死心电图)

倪娴亨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心肌梗死心电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心电图:常...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心肌梗死心电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心电图:常有特征性改变和动态改变。

2、  (1)特征性改变:  ST段抬高(Q波)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①在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上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②梗死部位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③在梗死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3、  非ST段抬高(非Q波)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特点为:①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缺血型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②无Q波及ST段变化,仅有倒置的T波改变。

4、  (2)动态性改变:  ST段抬高性(Q波性)心肌梗死:①起病数小时内,仅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为超急期;②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

5、随之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③ST段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④T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称“冠状T波”,由浅变深,以后逐渐变浅,为慢性期。

6、  非ST段抬高(无Q波)性心肌梗死:先是ST段普遍缺血型压低,继而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性,但始终不出现Q波。

7、ST段改变持续存在1~2日以上;仅有T波改变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在1~6月内恢复。

8、  (3)定位诊断: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常见,主要产生前间壁、室间隔前部及部分侧壁的心肌梗死;  回旋支阻塞产生左室高侧壁及近心底部左室后壁心肌梗死;  右冠状动脉阻塞常产生左室膈面、后壁、室间隔后半部及右心室的心肌梗死。

9、(一)坏死型改变:坏死的心肌丧失了除极和复极的能力,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其他健康心肌的除极仍在进行,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心肌坏死区,因此在相应导联上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Q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或变为QS波(二)损伤型改变:在坏死区周围的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甚至形成单向曲线。

10、这是由于损伤的心肌细胞膜极化能力减弱,在静息状态下呈部分极化状态,与周围未受损极化能力正常的心肌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健康心肌电位较高,受损心肌电位较低,电荷从高电位处向低电位处流动而产生电流,称为损伤电流。

11、该电流只在心肌细胞处于极化状态时才存在,故又称舒张期损伤电流。

12、心肌呈极化状态时,正值心电图T波之后,下一个QRS波之前,此段称为TP段,这时置于损伤侧的探查电极测得负电位,表现为T-P段基线下移,(图14-7-2),当心肌除极时,两部分心肌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因而也没有损伤电流产生,S-T段回到等线,在心肌复极后,再次出现损伤电流,使T-P段又降至等电位线以下。

13、在阅读心电图时,习惯以T-P段为基线,故上述情况被认为是ST段抬高(三)缺血性改变:在损伤区周围的心肌呈缺血型改变,表现为T波倒置。

14、心肌缺血后代谢发生障碍,难以供给足量的能量来运转Na+、K+,从而使缺血心肌复极过缓,当健康心肌已复极时,缺血心肌尚未完全复极,形成两者间的电位差,产生缺血型的心电向量。

15、由于健康心肌的电位比缺血心肌高,所以缺血型心电向量的方向是由缺血心肌指向健康心肌,因此在缺血部位的心电导联上使记录出倒置的T波。

16、缺血型T波有三个特点(一)升肢与降肢对称; (二)顶端变为尖耸的箭头状;(三)T波的直立变为倒置。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