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允祥简历,允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允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外公是位参领。
2、允祥14岁时,生母去世。
3、康熙帝序齿诸子中,除去允礽外,允祥是惟一一位较早失去生母的皇子。
4、章佳氏去世后,允祥由德妃代为照料,与德妃长子胤禛十分要好,这同自幼由惠妃抚养的允祀与惠妃之子允礻是之间的亲密关系,十分相似。
5、 允祥精于骑射,诗文翰墨亦佳[注:参见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卷134,《宗室王公列传》6,《怡亲王胤祥》]。
6、他同比其小两岁的皇十四子允礻题,是八阿哥允祀以下皇子中最出色的两位,而允祥又相对更偏重于文[注:震钧《天咫偶闻》卷3载,“怡亲王(允祥)府藏书之所曰乐善堂。
7、大楼九楹,积书皆满。
8、绛云楼未火以前,其宋元精本大半为毛子晋、钱遵王所得。
9、毛、钱两家散出,半归徐建庵、季沧苇。
10、徐、季之书由何义门介绍,归于怡府。
11、乾隆中,四库馆开,天下藏书家皆进呈,惟怡府之书未进。
12、其中世所罕见者甚多,如施注苏诗全本有二,此外可知。
13、”]后者则侧重于武。
14、 允祥与允礻题两人共同的启蒙老师,是康熙帝的舅舅佟国纲之子法海。
15、24岁考中进士的法海被选为皇子师时,只有27岁,允祥当时13岁,允禵11岁。
16、“法海侍皇子讲诵十年,直词正色,蒙圣祖喜与,谓独不能欺。
17、”[注: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2,《法海》]允祥与允禵才学俱佳,当有法海教诲之功。
18、 雍正年间所修《八旗通志初集》中,称允祥为“圣祖钟爱甚笃,省方巡幸,恒命扈从,恩宠优渥。
19、”这实际上是指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前的情况。
20、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岁的允祥第一次跟随皇父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允祥带往。
21、如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除去皇太子允礽外,随行皇子只有允祥。
22、换言之,这10年中,康熙帝外出时,允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允礻乃)内惟一必定随往者。
23、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
24、允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第,是一难得人材。
25、这应是允祥为康熙帝所青睐的主要原因 康熙四十三年节1704年)前后,皇八子允禩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称“十三殿下(指皇十三子允祥)”乃康熙帝所“钟爱者”。
26、不足20岁的允祥受到皇父的器重,连供职清廷的汉族文人也一清二楚。
27、 诸皇子内,允祥与四兄胤禛一向要好。
28、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去世后,雍正帝在祭文中写道:“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
29、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
30、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
31、”雍正帝继位后将允祥倚为心腹,是以他们青年时代结下的情谊为基础,如果他们对皇太子允礻乃的看法与立场相左,或在康熙朝晚年的储位之争中未曾达成默契,这一基础势必发生动摇,情况就是两样了。
32、 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后,康熙帝对允祥的看法发生很大变化,允祥的地位一落千丈。
33、 《八旗通志初集》中说允祥“谨度遁礼,恪慎有加。
34、不立党援,不邀名誉,……公私政事,一无扰累。
35、”允禩“数以诈术诱惑诸王,王(指允祥)独不为所动。
36、”据《清世宗实录》载,雍正帝曾称赞允祥“于皇考时敬谨持身,廉洁立品,未尝图利干预一事,纠党邀结一人,……其安分自守,家计空乏,举国共知。
37、”然而,《雍正起居注册》中记载上述同一段话的前面,还有很关键的数句,为实录所删除:“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
38、数年以来,王敬谨持身,廉洁立品……”[注:《雍正朝起居注册》,第1册,第139页] 足见,允祥谨言慎行的处事作风,是他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事件中,受到重大挫折和打击,心情压抑的情况下,逐步形成,如果此前即是如此,也不会深深卷入反太子事件并受到牵连。
39、 下述两种私家著述中,都透露出允祥与一废太子事件的密切关系。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